正值暑期,中国着汉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以下简称“中国非遗馆”)人气旺盛。非遗服体服明走进二层大厅的馆汉汉服体验中心,款式各异、验中运行纹饰精美的心试汉服整齐排开。一旁展架上,礼仪陈列着配套的品文发簪、绒花、中国着汉耳坠、非遗服体服明团扇等饰品。馆汉
据介绍,验中运行中国非遗馆汉服体验中心项目于2024年初开始筹划,心试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礼仪有魏晋、品文唐制、中国着汉宋制、明制等传统服饰200余套,发饰、配饰数百件。
“来这里,游客可以一边参观,一边沉浸式体验传统服饰之美。”中国非遗馆社服部主任李妍说,“我们顺应‘汉服热’潮流,依托丰富馆藏推广传统服饰、普及传统礼仪,推动传统之美融入日常生活。”
精美的衣饰,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欣赏。“在电视里看过的汉服,现在能亲身体验,这种感觉很奇妙!”在中学生周婧辰看来,体验汉服也是学习的过程,“书本上的拱手礼、肃拜礼等传统礼仪,在亲身体验中变得生动。”
“试营业的第一天,就有6名外国姑娘赶来‘尝鲜’,她们体验了唐、宋、明的代表性服饰,连连点赞。”汉服体验中心工作人员张嘉鑫说,不少外国游客表现出浓厚兴趣,体验后还想购买一件带回家,“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的非遗技艺和传统礼仪,我很有成就感。”
唐草纹样繁复秀丽,纱质衫袖轻盈优雅,搭配宝石与璎珞,更显华贵……展厅中的一件传统服饰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观赏。“这套服饰取材于敦煌壁画,一针一线都是纯手工制作。”张嘉鑫介绍,通过这件服饰,游客能直观感受织、染、绣等传统技艺的精妙。
此外,汉服体验中心还依托丰富馆藏,开设汉服与玉器艺术、汉服与织绣艺术、汉服与陶瓷艺术、汉服与雕刻艺术、汉服与茶文化、汉服与书画艺术等六大主题活动,让传统服饰之美呈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
“未来,体验中心将结合馆内藏品,拓展不同风格的服饰种类,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艺术的熏陶,获取丰厚的文化滋养。”李妍说。
记者7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四部门近日修订印发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管理办法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互聘兼职,推动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带徒传技、技术创新、 ...
选桂品到“浙”里!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亮相杭州_南方+_南方plus11月22日,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杭州)推荐会活动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多款来自广西的农特优产品亮相杭州,为“桂字号”生态 ...
科技助力怀乡鸡保种 省农科院专家赋能信宜“百千万工程”_南方+_南方plus为贯彻落实省委“1310”部署和“百千万工程”,致力于推动地方品种怀乡鸡种质遗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月11日,广东省农业科 ...
广东林业科技赋能澳门山林修复 筑牢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_南方+_南方plus漫步大潭山步行径、徜徉小潭山步行径、探秘黑沙龙爪角步行径……在澳门,群众绿色好去处增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这得益于广东在澳门开 ...
中国消费者报合肥讯记者陶维)6月2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举办2023年“世界认可日”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推进会,现场解读了《关于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141”提升行动的通知》以下 ...
直播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粤桂协作助力忻城群众增收。11月19-21日,一场旨在推动电商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产业人才电商)培训班在忻城县乡村振兴学院圆满举办。本次培训由忻城县农业农村局、忻城县粤桂协作办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