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济南讯(记者尹训银)暑期是全民研学、出游旺季,反诈也是行动各类消费纠纷的高发期。为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全民6月26日,反诈山东省淄博市文旅局、行动市市场监管局、全民市公安局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反诈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行动提醒广大消费者科学、全民理性和合理消费。反诈
选择通过旅行社出游的行动消费者,应选择有合法资质、全民规模较大、反诈信誉较好的行动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时,要对行程安排、违约责任等作出明确约定。对微信朋友圈、短视频、俱乐部等组团旅游形式要提高警惕,慎重选择。尽量选择正规商店或管理规范的市场购买纪念品,不要轻信“老乡店”。在景区购物要事先做好功课,充分了解自身需要,避免冲动消费。购买商品时,务必看清商品的价格、质量、产地,索取发票等凭证。
针对研学游,消费者应对研学项目宣传内容进行辨别,可通过致电学校官方电话等渠道核实“名师”身份、专业程度、研学主题,上网查看消费者评价,避免参加“校门打卡”“游而不研”“只研不游”等“伪研学团”。签订合同时,首先要明确合同签订主体,防止出现研学活动组织者、承接业务合作方等经营主体相互推卸责任。其次要明确研学线路、收费标准、时间日程、食宿条件、出行交通、秩序管理、师资力量、安全保障、安全风险提示、退费办法、违约责任、争议解决等。对合同中存在的不公平格式条款要及时指出,要求修改或删除,将经营者口头承诺书面写入合同条款。
对于满足学生兴趣特长的非学科类培训,建议消费者谨慎选择办学规范、口碑良好的教育培训机构。培训机构一次性培训收费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提前收取费用时不得早于培训开始前1个月。教育部已推出“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家长可通过APP购课交费和续费。
谨防沦为诈骗分子“工具人”。在校学生务必妥善保管银行卡、电话卡以及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不要为了蝇头小利帮助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谨防“免费领取游戏道具”网络游戏诈骗手段。还有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想赚零花钱的心理,在群聊或社交平台发布“足不出户、日赚千元”“轻松兼职返利”等信息,实为刷单诈骗,一般先让受害人得到小额收益,使其卸下心理防线,在受害人投入大量本金后,便出现不能提现、账户冻结等问题,诱导受害人继续加大投入进行解封。
责任编辑:赵英男近日,京津冀地区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多地受灾情况严峻。山东重工工程机械板块迅速响应,旗下山推与雷沃重工,积极投身抗洪抢险工作,以实际行动展现集团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在洪水肆虐的区域,山 ...
3月26日,省勘查技术院院士工作站揭牌暨院士专家受聘仪式在合肥举行,副省长周喜安出席仪式并为院士工作站揭牌。 本次揭牌的院士工作站,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院士专家工作站”和安徽省科技厅“院士工作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3月19日,记者从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今年香港恒生大学、东华学院、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学院等香港三所高校在安徽开展招收自费生试点工作,招生计划数分别为150人、50人 ...